巍山县第十一届职工技能大赛暨特色小吃技能竞赛举办

 

    近日,巍山县第十一届职工技能大赛暨特色小吃技能竞赛在南诏胡同小吃街隆重举行,本次比赛共59家巍山小吃行业代表参加比赛,其中精选5个巍山特色小吃品种进行现场制作,在巍山国际火把节期间,为广大游客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厨艺大比拼。大赛在巍山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总工会主席杨世新的开幕致辞中拉开序幕。

 

img1

 

    巍山传统工艺、名特小吃品种丰富、门类齐全,火把节期间全10多个系列160多个品种的名特小吃59家商户进行参展。在主持人的一声令下,第一个参赛小牛打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制作。

 

牛打滚

img2

 

    牛打是巍山人在春节的时候必吃的美食,因其制作简单,深受大家的欢迎牛打采用上等糯米粉拌和后煮成汤饼,再将汤饼放入炒香的黄豆面中翻滚,使汤饼表面都裹成金黄色,按其制作过程,把它形象的称作牛打滚。将成品放入碗中,再加糖稀、芝麻、玫瑰调料即可趁热食用,其特点是外香内糯,滑润可口,营养丰富,老少皆宜。

 

小蒸合糕

img3

 

    第二个参赛项目是小蒸合糕。每一种美食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大家都知道巍山是茶马古道重镇,自古以来商贾云集。在巍山也有很多人从事马帮运输,有这么一个大马锅头非常喜欢吃甜食,尤其喜欢本地的米糕。但是经常奔波在外,很难吃到米糕。为了让丈夫能吃到米糕,心灵手巧的妻子就想到了这么一个办法,在锅盖上挖几个小洞,然后用木片做上圆下尖的小甄,中间用铁皮凿几个透气小孔,这样只要在锅里盛满水,在小甄内放上米面,两个小甄一起蒸,三五分钟就可以吃了。

 

小笼包

img4

 

    第三个参赛项目是小笼包。小笼包,别称小笼馒头,一个蒸笼里10个包子10个包子为一笼,它源于北宋京城开封的灌汤包,南宋时在江南传承、发展和演变而成。清代道光年间,出现了现代形式的小笼包,并在各地都形成了各自的特色。

 

棠梨花粑粑

img5

 

    第四个参赛项目是棠梨花粑粑彝家青山座连座,山上树木千万棵,十里山路十里调,一朵鲜花一首歌吃花的习俗在巍山由来已久,巍山彝族同胞尤其喜爱吃棠梨花。棠梨花骨朵采摘回来,捡去花把及叶子,洗净后用水煮一会儿再捞出来,浸泡在冷水里,泡一到两天后,取二两三线腊肉剁碎和拢糯米面揉匀,捏成厚15厘米、大如茶盅的圆形饼,待炒锅中盅的香油炼熟,将饼放入锅中,边用文火煎边用勺压匀,两面翻煎,煎黄即可,棠梨花粑粑就做成了。棠梨花本身含有花粉和蜜质等营养成分,而且性温凉,具有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和拢糯米面做成粑粑香甜可口、粘而松软,是巍山地方一种独特的传统美食,深受人们的喜爱。

 

清真油香

img6

 

    最后一个参赛项目是清真油香。油香,是回族民间传统副食,美食者们在油香的基础上,创制了树皮、撒子、油香茶、撒子茶等更为可口的油炸甜食。每逢开斋节,家家都要煎制油香、树皮、撒子等馈赠亲朋好友。

 

img7

 

img8

参赛作品制作完成后还要交由评委和观众品尝,评选出最优秀的美食。

 

img9

 

    本次竞赛旨在充分发挥职业技能竞赛在技能人才培养、选拔和激励等方面的促进作用,弘扬巍山特色小吃饮食文化,推进巍山县特色小吃事业快速发展,为巍走出夯实基础。同时,本次竞赛也是对巍山县特色小吃行业工作情况进行了一次集中展示和检验,将有力地推进全县特色小吃业持续健康发展,推动巍山旅游文化产业整体提升。

 

 

 

 

                                                 

 

首页    县市工会    巍山县    巍山县第十一届职工技能大赛暨特色小吃技能竞赛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