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银凤:家政服务,值得我奋斗一生的事业
家政服务,值得我奋斗一生的事业
——张银凤(大理州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
我叫张银凤,大理州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来自大理爱君家政服务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家政培训教学和母婴护理工作。今天非常荣幸站在这里代表新时代的“家政人”作交流发言,我交流的题目是《家政服务,值得我奋斗一生的事业》。
六年前,怀揣着对母婴行业的热爱,我放弃了从事十余年的“铁饭碗”——大理市妇幼保健院保健部主任的工作,开启了艰难的家政创业之路。
创业的艰难远比表面看到的光鲜要多得多,各种困难挫折几乎将我逼到了无望的边缘:由于缺乏行业规则,客户不满意、服务人员委屈、产生的消费纠纷不断、再加上家政服务员的频繁流动,一系列问题层出不穷,常常为处理一件纠纷忙到深夜,精疲力尽。纵使自己熟悉医学护理知识和技能,却依然为家政服务人员文化程度低、培训上岗率达不到预期效果、服务水平参差不齐而无能为力,起步的艰难,让我甚至有些后悔当初的决定,在进与退的边缘迷茫着,徘徊着。
关键时刻,大理州各级部门为爱君家政搭建了平台,伸出了援助之手。让我们不断地走出去学习家政行业的先进发展经验,我第一次见识到了“什么是家政服务标准化”,同时我也意识到自己从事的是一个多么有意义的职业,于是我选择了继续、坚持!
在省、州市质监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我和公司的姐妹们从开始拟定一条条家政服务标准、编写标准、审稿到校正、标准化培训到初步实施,具体到每一项服务达到的规范是什么?具体流程是什么?(比如婴儿配方奶的冲调包含步骤、卧床老人皮肤护理的规范、如何把一名低技能的农村妇女培养成一名“星级”月嫂等)。从业的姐妹们文化层次不高,培训教学说难不难,但对于一个小小的入户“清洁消毒法”,我们都要反反复复强化好几个小时。在标准化实施中,每一次我都亲自走到工作岗位上,反复摸索标准是否科学,是否能让每一名从业者得心应手,听取来自一线的心声,力求让每一条标准都高效专业、操作性强,经过不断的创新努力,120多条家政服务标准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落了地、成了型,把家政服务项目的每一个环节都制定了流程标准,把业务管理的每个过程也用标准来规范,确保服务、管理环节都能做到有标可依,有章可循。
家政服务标准体系的制定,让爱君家政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家政服务标准成为了工作人员工作的“指导书”,家政服务员的“工具书”,顾客使用服务的“说明书”。爱君家政的客户满意度从由最初的70%上升到95%以上,赢得了行业和社会的较好口碑。
还记得那是2018年11月25日发生的一件惊心动魄的事,让我终生难忘,更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对家政服务员培训专业技能的重要性。我们在进行育婴师培训的时候,都会给学员讲授“异物卡喉”的急救方法,当时还就这个急救手法进行了考核,而我们的月嫂李姐正是用这种急救手法成功地救治了产妇的侄儿,为孩子赢得了“黄金三分钟”。
当时孩子在吃午饭,突然食物就卡在了气道上!瞬间,孩子就已经发生了窒息!当时家人被眼前的情况惊呆了,不知该如何是好。这个时候我们的李姐就想到了学习过的急救法,迅速将孩子搂在怀里,用“海姆立克急救法”,为孩子迅速排除了喉咙里的异物,并马上拨打了120急救电话。120不久就到达产妇家里,李姐和产妇的妈妈,将孩子一起送到了大理州人民医院,当时120的工作人员对李姐的急救做法给予了非常积极的肯定和表扬。孩子被成功的救治了,孩子的家人对李姐更是感激不尽。家政服务是小家事,却系着无数家庭的大幸福!象这样的“急事”偶尔也会发生在我们的日常工作里,正是经历了这样的“小事”,更让我在家政培训中感受到“如何让保姆变成人才的重要性”!
为了培训出优秀的家政服务员和月嫂,我时刻深入实际工作,不断结合外出交流学习的经验,在服务家庭中及时观察了解母婴的各种状况,了解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变化,积极协调排解家政服务员的不良情绪,让服务员和服务家庭建立了良好关系,让家庭放心,服务员舒心。
为了让农村贫困人员及失业人员更好地适应岗位要求,获得客户认可,把家政服务变成“有尊严、有技能”的职业,身为爱君家政党支部书记,我经常投入到公司组织的“家政服务助力脱贫攻坚”的数百次劳动力转移培训中,从转变学员就业观念、职业规划、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到上岗后的强化“软件”建设、晋级考核、主导及参与各项培训课程内容设置和课程安排工作,先后为5000多名农村群众,下岗失业人员传授了服务技能和经验,并培养了较多满足市场所需的家政人才。目前,已有20余名人员已成为公司的专业家政指导师和高星级月嫂,数十名培训后的学员在我们的指导下到各地创业(大理州内各县市及怒江等地创办家政养老机构、母婴机构)带动了当地数千名人员实现就业。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如今,越来越多的姐妹通过努力奋斗实现劳动力转移,成功脱贫,创造了自己的幸福,收获了自信和美丽,我作为这一切的实践者和见证人,我也感到无比的幸福。
正是这种创新式的人才培养机制,带动了更多的家政服务员成为我们的人才,一个、两个、四个、十六个……这种慢工出细活的培养方式,让爱君家政人的每一步都走得格外坚实,让我们的家政事业得以薪火相传。
在工作中,我始终坚守家政服务工作职责,勇于创新,完成母婴咨询及服务家庭上万家,完成技能传授五千余人,相继荣获“云南省巾帼创新家政服务暨养老护理技能大赛技术能手”、“云南省五一巾帼标兵”、“云南省育婴护理技术能手”、“云南省巾帼建功标兵”、“大理州最美扶贫人”……今年,我被大理州总工会授予大理州五一劳动奖章,更加坚定了我在家政服务道路上继续拼搏的信心。习总书记说过:家政服务是朝阳产业,家政服务大有可为!接下来我将努力奋斗,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进一步激发广大家政人的劳动热情,全面提升技能素质,携手创造家政服务业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