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州委和省总工会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补齐全州工会系统短板弱项

编者按: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对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作出了新部署、提出了新要求。10月31日,在全州工会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会议上,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州总工会主席王正林强调,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对标州委和省总工会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补齐全州工会系统短板弱项,确保贯彻落实见行见效,切实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成效转化为工会服务大局、服务职工的强劲动力和实际行动。现将讲话相关内容刊登如下。

 

对标州委和省总工会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补齐全州工会系统短板弱项

在全州工会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

全国代表大会精神会议上的讲话

王正林

 

同志们,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发展的新蓝图,吹响了时代的新号角,省州党委和省总就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作出了明确要求和具体安排,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最密切、最广泛的工会组织的各级干部,我们要全面深入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贯彻落实省州党委的部署要求,深入查找存在问题,精准补齐短板弱项,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不断开创党的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新局面。

一、学习不够,学用结合有差距

近年来,随着全面从严治党、依法从严治会向纵深推进,全州各级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始终坚持理论学习中心组和“三会一课”制度,特别是通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学做”活动的深入开展,使广大工会干部的理论武装和政治修养得到新的加强,干部队伍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得到新的提升,有力增强了工会组织的生机与活力。

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在全面推进学习型工会组织进程中,也暴露出部分工会干部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与党的期望、职工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学习主动性不强,学习效果不理想。部分工会干部主观上认为理论学习是务虚的,对学习没有兴趣;有的老同志学习虚化弱化,浅尝辄止,总以为自己经验丰富,不需要学;有的年轻同志总以为自己学历高,知识丰富,不想学、不愿学;有的干部职工思想上存在学习活动不得不参加,集体学习不得不到场的“要我学”的消极认识,学习时人到心没到,被动学习,仅满足于看过了、知道了,学习不全面、不系统,导致理论知识不扎实、政策把握不精准、专业水平不够高;有的学习只会通读,学用结合不紧密,没有真正达到以学促干,推动工作的目的,学而不深、学而不透、学而不精、学而不用在我们工会干部职工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二是工作思路不清晰,谋划工作不主动。有的干部政治理论、政策学习深度不够,理解不透彻,不善于从政治和全局的角度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对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时对云南提出了“一个跨越”、“三个定位”、“五个着力”和对大理提出的“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学习不透、领悟不深,学习贯彻州第九次党代会和州第十次工代会精神不到位,如何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围绕“两城一区,三个走在前”的战略目标、积极融入“双核五组团”、“大祥巍”一体化、“一城三区四单元”发展格局方面认识不足,对工会组织服务全州发展大局,助推工业发展、产业培植、洱海保护、乡村振兴思路不多,谋划不够,担当不足,没有从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上去谋划推进工会工作,中心工作同工会工作有效衔接不够,形成两张皮。三是干部理论水平储备不足,队伍综合素质能力不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必须坚持党对工会工作的领导、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坚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坚持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坚持高举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旗帜、坚持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工会改革方向、坚持加强基层工会建设等,深刻阐明了工会工作的地位作用、目标任务、实践要求,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学说和工运学说的继承和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工会工作创新发展的行动指南。

当前,我们一些工作思路不清晰、办法措施不具体、推进落实不到位、工作成效不明显,究其原因就是有的干部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不透彻,把握执行工会的政策能力不够,导致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党委和全总、省总、州总的各项决策部署不力,这既是学风问题,也是能力问题,更是作风的问题,我们一些干部平常总是张口闭口深入学习贯彻落实这样那样,但是工作却是犹如老牛拖车慢悠悠,有的甚是不推不动当提线木偶,学习什么贯彻什么落实什么都不知道,学习贯彻落实首先学习是前提,只有学习好、领会好,才能谈如何贯彻如何落实。

同志们,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学习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实践证明,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沧桑依旧风华正茂的重要原因,是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重要保证。各级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要充分认识加强学习、强化理论武装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充分认识“事有所成,必是学有所获”的深刻道理,进一步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和自觉性,端正学风,强化学习,提高理论素养和专业能力,以学促行、推动工作、指导实践。

二、基础设施薄弱,服务阵地作用发挥有差距

近年来,全州各级工会认真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的基本职责,建成了一大批职工服务中心、职工之家、职工驿站、爱心妈妈屋等职工服务阵地,但是到目前为止,全省唯一没有工人文化宫的就是我们大理州,全州目前投入使用的职工服务中心体量、功能、设施等综合服务水平能进全省前十名的一个都没有,那么多的乡镇职工之家、职工驿站、爱心妈妈屋能上一定档次、充分发挥作用的也是屈指可数,从全州职工服务阵地看,我们的整体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比较薄弱,数量和质量还没有成正比,功能作用发挥上有较大差距。

面对这些短板,我们各级工会组织要有长远目光,要有格局,要加大全州工会职工服务阵地建设规划推进力度,全力抓好大理工人文化宫建设,职工服务中心、职工驿站等阵地建设,统筹建设一批乡镇(街道)、开发区(园区)、社区职工服务阵地示范点和职工驿站示范点,推进“会、站、家”一体化建设,加强枢纽型社会组织平台功能建设,强化数字工会服务职工功能与职工服务阵地的有机衔接,形成线上线下一体联动、有机融合的服务网络,打造一批叫得响、立得住、服务好、职工群众满意度高的工会品牌服务阵地。

三、《工会法》宣传力度不够,贯彻落实有差距

从目前工作推进看,部分县市政府对宣传贯彻落实《工会法》重视支持不够,还存在思想上重视、行动上忽视情况,政府推进企业建会入会的联动协调机制、政策措施、监督检查还不够;全州各级工会组织对《工会法》的宣传力度也还不够,深入八大群体、“三新领域”宣传《工会法》还不到位,部分企业对建会入会工作不够重视,职工入会意识不强。工会组织没有行政执法权,工会组织的职责只有采取协助、指导、协商等手段,在解决处理职工争议案件时,效果不明显。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和作用发挥方面的制度机制有待加强。下一步,请各县市总工会积极向县市政府报告,争取加大宣传贯彻落实《工会法》的力度,同时各级工会也要扎实做好《工会法》的宣传和普及力度,推动《工会法》贯彻落实落地见效。

四、工会经费收缴力度不够,职工福利保障有差距

当前,部分县财政对工会经费的保障力度不足,税务代收工会组建筹备金制度未能有效落实,全州按时按月按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百分之二足额拨缴率低,平均收缴率约70%,少数县仅为40%左右。建会企业,特别是非公企业工会经费未能做到应收尽收。由于工会经费收缴不到位,造成基层工会经费紧张,职工“7+1”工会福利不能完全得到保障。请各县市加大力度,抓紧落实工会经费收缴工作,确保应收尽收、应缴足缴。

五、联动机制不健全,维护职工权益有差距

有关部门的执法主体责任意识不够强,支持工会依法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基本职责的措施不够具体。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质量和履约率不高,非公企业厂务公开、职代会制度推行难。企业社会保障落实难,一些企业少报职工人数,职工没有全部参加社会保险。由于经费缺乏,职工健康和精神文化权益保障水平较低,多数单位职工之家和职工书屋建设得不到落实。下一步,各级工会要加强向县市党委、政府请示汇报工作,尽最大限度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工会工作,加强与职能部门对接联系,完善工作机制,推动各项工作纵深推进。

六、“两项改革”不系统,服务体系建设有差距

深化工会自身改革方案已出台多年,但是改革成效收效见微,主要原因就是各级工会没有结合自身实际,深入思考,研究谋划具体改革措施,对标上级改革方案生搬硬套,改革不切实际,致使改革雷声大雨点小;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也是参差不齐,个别县市党委、政府和部分成员单位、企业对产改工作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大理市、弥渡县、南涧县、巍山县、云龙县产改规划至今还没有制定出台,部分县市产改工作推进缓慢,部分企业推动改革意识不强,远景规划不足,培养人才的积极性不高,对产业工人劳动经济待遇落实不到位,推动产业工人职业发展、技术技能提升、激励奖励和维权服务等部分改革任务落实上还有较大差距。职工服务体系建设方面也是没有形成完善的工作体系、运行机制等,各业务部门干各自的业务,没有形成整体性、系统性,导致工作亮点不多,亮点散弱,效应不强。下一步,全州各级工会要按照既定的部署要求,系统推进“两项改革”,加快构建完善职工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职工生活品质,让职工群众获得感更充实、幸福感更真实、安全感更踏实。

七、干部作风不实,担当作为有差距

我们有的同志自我感觉良好,安于现状,不愿深入研究,依然停留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有的同志担当精神不足,“推、拖、滑、庸、懒、散”不同程度存在。有的同志到基层不够,掌握情况不清,不食人间烟火,更别谈创新创造。有的同志不学习不思考,宁做“中转站”,不做“探路人”。有的县市工作不是想着干,而是跟着干,亦步亦趋,没思路、没特色,工作不是进步而是倒退。全州各级工会要进一步铸牢责任意识,全面加强干部教育管理培训,专项整治不正之风,努力适应时代需要,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扎实的高素质工会干部队伍。

首页    领导讲话    对标州委和省总工会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补齐全州工会系统短板弱项